志愿者攙扶一位孕婦過馬路。
日前,在徐聞縣城交通要道都可看到,手持“小紅旗”的志愿者正對過往行人及非機動車輛進行交通指引,成為徐聞城區一道亮麗風景線。
作為創建衛生城市、創建文明城市活動中最美的“一抹紅”,近年來,徐聞縣陽光志愿者協會堅持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組織志愿者開展文明創建、助學、助殘、敬老、幫急、送溫暖等活動,用自己的行動傳遞愛、播種愛,詮釋著人間真情,書寫著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上千人隊伍足跡遍布全徐聞
在徐聞,提及陽光志愿者,相信很多人都聽聞,作為徐聞“老牌”志愿者團隊,于2014年開始籌建,2016年正式注冊成立,如今協會已從建設初的57人增加到1248人,成為當地隊員最多的志愿者團隊。
該協會會長麥吳卿告訴記者,協會志愿者來自徐聞各行各業,遍布徐聞各個鄉鎮,體現了志愿團隊的開放和包容。協會制定了《徐聞縣陽光志愿者協會志愿者管理辦法》《志愿服務記錄辦法》等規定,并在各鄉鎮成立志愿服務分隊。為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該協會還成立了黨支部,建立了志愿者“愛心積分”等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人志愿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林成忠和吳美林是該協會的“夫妻檔”,加入團隊多年,他們稱最大的收獲是“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林成忠是一名醫生,平時工作比較忙,2015年獲悉團隊在“招兵買馬”時,毫不猶豫加入進來。平時一些志愿服務活動,他確實很忙無法參加,但他不想掉隊,于是叫妻子幫忙頂上。經常耳濡目染,吳美林也愛上這抹“志愿紅”,年近6旬的她也選擇加入團隊,跟廣大志愿者一道奉獻愛心。
“平時上街,經常看到陽光志愿者們在清潔街道,想到自己退休在家無所事事,何不跟大家一道搞好家園衛生呢。”陳桂花雖然年過6旬,卻是志愿者團隊的“新兵”,受志愿者愛心奉獻的精神所感染,去年也成為協會的一員。
像這樣的事例,在該志愿者團隊舉不勝舉,特別是助力徐聞創衛和文明創建,廣大志愿者走上街頭后,吸引了數百名熱心市民加入協會。“我在徐城東方一路路經營服裝店,之前這條街環境衛生比較差,經過陽光志愿者們的努力,該街已經從后進躍為先進,成為徐聞創衛的樣板街。”協會副會長鄭小娟說,街道干凈整潔了,街坊都覺得很舒心,于是紛紛選擇加入協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僅那條街的商戶住戶,就有60多人成為協會的一員,出工出力出錢,建設美好徐聞。
志愿者們在清掃大街。
以實際行動助力城市創衛
“徐聞是我家,衛生靠大家,創建衛生城市,建設美好縣城……”每天早上七點左右,小喇叭聲響起,志愿者每天的工作日常——清潔街道又開始了。
他們統一著裝,拿起工具,走向街頭巷尾,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他們不怕臟,不怕累,不漏死角,干勁熱火朝天,用自己的行動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許多熱心群眾也自愿加入其中。正是有了他們無私的奉獻和火熱的干勁,巷道變得干凈了,市場變得整潔了,亂堆的雜物消失了,就連地上的煙頭也都無影無蹤了。臟、亂、差的現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手拿小喇叭,走在最前面的志愿者為該協會副會長、婦聯主任鄭小娟。自2020年12月起,該協會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創建廣東省衛生縣城暨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的號召,每天堅持上街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指揮交通、清掃街道、車輛擺放、加強“門前三包”宣傳勸導……一年多時間里,該協會組織了880多人次的指揮交通活動,7900多人次的清掃街道、清理“牛皮癬”和“門前三包”宣傳勸導活動,660多人次的車輛擺放勸導糾正活動,吸收了200多名新會員加入這支充滿愛心的隊伍。
他們用行動、用干勁、用態度詮釋著創建衛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的真諦,成了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感化了沿街商家和過往市民自覺維持衛生和文明。目前,徐聞縣城漸漸形成人人參與創建衛生城市、創建文明城市,人人享受創建衛生城市、創建文明城市的濃厚氛圍。
服務驛站為文明城市創建添彩
每天早上七點半,志愿者許慎友等人準時來到徐聞港志愿服務驛站,開始新一天的志愿服務工作。游客不認識路了,第一時間為其指路;旅客手機沒電了,可以在這里找到應急充電器;路人口渴了,送上一杯暖心水……
徐聞港作為全球最大的客貨滾裝碼頭,每天接待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為推進湛江市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項目落實,加強團企間的交流與合作,開創團建工作新局面,2020年12月,團徐聞縣委在徐聞港交通樞紐出發廳打造志愿者服務站,由徐聞縣陽光志愿者協會志愿者給過海旅客提供優質服務,開展常態化志愿活動。自徐聞港通航以來,該協會參加徐聞港志愿服務站活動達1360人次,累計為旅客提供幫助6000多人次。
而位于徐城東方一路的志愿者服務驛站,建成一年多來服務也從未間斷過,開展活動681人次,幫助問路市民63人次,歸還失物40次,身份證23張,幫助交通受傷者20多人次。
驛站成為了城市的一道風景線,展現了徐聞縣志愿者的精神面貌,為文明城市創建增添了溫暖色彩。
徐聞港內,志愿者指引旅客購票。
風雨中書寫小城大愛
去年10月份,受臺風雙臺風“獅子山”“圓規”等異常天氣影響,瓊州海峽航線三次停航,合計163小時,創史上最長時間停航記錄,海峽北岸的徐聞已滯留過海車輛7000多輛、旅客超11300多名。
風雨無情,徐聞有愛。團徐聞縣委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在縣應急、交通、交警等部門配合下,組織陽光志愿者等為滯留的貨車司機再次免費提供飯菜、面包和飲用水,用心用情讓滯留人員感受到徐聞這座小城的溫暖和熱情。
為了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大貨車司機吃上適合口味又衛生的飯菜,徐聞縣陽光志愿者根據團縣委的統一安排,在瓊州海峽停航期間,每天早上5時左右,組織10多名志愿者到東方市場買回豬肉、青菜、辣椒及餐具,親自下廚烹飪。70多名志愿者分工合作,或切菜,或煮飯,或掌廚……忙得不亦樂乎。飯菜弄好后,他們將飯菜打包裝車,由黨員先鋒隊分成四個小組,分別運到徐聞縣工業聚集區(下橋路段)、進港大道、環半島公路和徐海大道等滯留大貨車集中停放點,逐一敲開每一輛車的車門,挨個詢問司機朋友的需求,并給他們送上熱騰騰的不同口味的飯菜及面包、礦泉水等食物。
此外,該協會還廣泛開展“扶志助飛、筑夢未來”幫助困難學子活動,“疫情防控一直有我”助力新冠疫情防控疫苗接種活動、“全民禁毒,志愿同行”助力禁毒宣傳活動等,大力弘揚志愿服務精神,書寫大愛真情,贏得社會各界的交口稱贊。
打造三級聯動志愿服務體系
如何讓志愿服務成為“家常便飯”?近年來,團徐聞縣委持續推進縣、鎮、村三級聯動志愿服務體系建設,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將志愿服務和黨政中心工作相結合,力促形成良性互動、合作共贏的新格局。
在隊伍建設上,該縣引導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學校、醫院主動組建志愿服務隊,帶動鄉村志愿服務。另外,以自然村為單位,按照“每戶出一人”“五人成隊”的模式組建鄉村志愿者服務隊,對當年鄉村志愿服務表現突出的前20個村莊,給予20萬元的扶持獎勵。
截至目前,在徐聞民政部門注冊的志愿服務協會4個,在“i志愿”系統中注冊的鎮、村二級志愿服務隊1087支,注冊志愿者27017名,實現村村有志愿者服務隊、常常有志愿服務活動,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應。
此外,徐聞還通過實施“N+112”行動計劃,即開展N次志愿服務活動、定期召開1次年會、舉辦1次骨干培訓班學習和2次聯席會議,致力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并依托“i志愿”網絡平臺對全縣鄉村志愿服務隊實現“一張網管理”,讓每次志愿服務都有記錄、可追溯。目前,廣大志愿者積極投身志愿服務活動,特別是創衛創文活動中隨處可見最美的“一抹紅”,逐漸打響了徐聞志愿服務的品牌,為徐聞創建廣東省衛生縣城和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貢獻志愿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