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檢察院,感謝你們,是你們改變了我們家庭的命運。”在老人的家中,老人握著檢察官的手,連聲道謝。這是日前市檢察院檢察官對接受國家司法救助的申請人回訪的一幕。
(相關資料圖)
司法救助
為困難家庭雪中送炭
前不久,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來到市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請問這里是湛江市人民檢察院嗎?”“是的,大爺,您請坐。請問有什么事需要我們幫忙嗎?”看到老人家滿頭是汗,檢察官陳小敏連忙招呼他,給他遞了杯水。
老人接過水,慢慢坐了下來,從褲兜里掏出一張手寫申訴書,“我是為我孫女的案件來的,聽說檢察院作了不起訴決定,我不服?!?/p>
“大爺您別著急,有話慢慢說?!睓z察官連忙安慰道。從老人斷斷續續的描述中,得知他的孫女小玲(化名)今年16歲,患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小玲的親生母親已去世,父親患有精神疾病被送強制醫療,而繼母在外打工養家。而小玲因患有精神疾病,沒有自我保護意識,老人也沒有經濟能力讓她接受正規的治療。
多年的接訪經驗告訴陳小敏,小玲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條件,司法救助能夠幫助這個家庭擺脫目前的困境。于是,一方面她安排工作人員記錄好老人訴求,告知他應該補充的申訴材料,引導他依法申訴。另一方面,她告訴老人可以申請國家司法救助,并將該院編印的《國家司法救助工作須知》的宣傳冊交給他,向他詳細解釋申請國家司法救助所需要提供的材料,以及辦理司法救助的程序規定。
老人離開后,陳小敏立刻將信訪人的情況向辦理該案的基層檢察院控申部門通報,讓他們主動上門了解情況。如果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立即啟動救助工作。
三天后,檢察官接到該基層檢察院控申部門負責人的電話。他們經過實地走訪,認為該信訪人符合救助條件,申請與市檢察院開展聯合救助。
市檢察院與遂溪縣檢察院聯合對小玲進行救助,發放救助金共計11萬元。為解決小玲的治療問題,監管該救助金的使用,經與小玲的家人協商,檢察機關聯系了精神病院接收小玲對其進行治療,防止其病情惡化,確保救助金真正用于小玲的治療及生活支出。
堅持“應救盡救”
讓暖心工程更有溫度
國家司法救助融合了司法正義與溫度,是檢察機關為群眾辦實事的生動實踐。近年來,我市檢察機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加強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在全省首創“12309檢察服務中心與鎮(街)綜治聯動機制”,開拓出一條有特色、出成效、齊參與的“造血式”的司法救助之路。
近兩年來,我市檢察機關辦理的司法救助案件均居全省第一,被評為廣東省檢察機關司法救助表現突出單位,辦理的梁氏兄妹國家司法救助案入選最高檢“人民檢察院開展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助力脫貧攻堅戰典型案例”,涂某某國家司法救助案被最高檢評為“全國五大涉軍司法救助典型案例”。湛江市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被評為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室”。
國家司法救助是暖心工程、民心工程,我市檢察機關秉著“應救盡救”的原則,用心對救助對象進行司法救助。今年上半年,全市檢察機關受理國家司法救助案件85件,經審批,實際救助59件253人,發放金額259.8萬元,救助件數同比上升110.7%,全省排名第二,救助金額上升163.22%,全省排名第二。
接下來,我市檢察機關將一如既往強化國家司法救助工作,使社會的困難群體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保護,有效化解社會矛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