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量指的是什么?
放量,是股市中的常用術語,指的是成交量比前一段時間成交明顯放大。其中,指的是成交量,成交量是一種供求和需求的表現,指一個時間單位內對某項交易成交的數量。市場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即使成交量容易被市場的部分控盤主力進行操控,市場的成交量仍然是進行市場分析的最客觀因素之一。
放量分為相對放量和持續放量。其中,相對放量是指今天與昨天的成交量相比,本周與上周的成交量相比;持續放量是指最近幾天和前一段時間的某天的成交量進行比較。
怎么識別放量類型?
第一種情況是放量上漲。這是指成交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時,個股的股價也同步上漲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如果股價長期處于低位中,那么大部分籌碼肯定是高高套牢在上面,而買這只股票的投資者是少之又少,因此出現大成交量,一定是殘存機構所為,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資金。就算該股的基本面出現利好,大量的放量也可能是機構所為,利好的消息并不一定讓機構會大量放血。如果我們通過長期觀察,只要底部放量不大,且該股只擁有主力而非控盤莊家,則后市走強大盤的可能性還是極大的。反之屬于控盤程度較高的莊家,那么其未來走勢將難以超過大盤。
第二種情況是底部放量下跌。在市場中,我們知道下跌意味著無法盈利,有所虧損,但我們也要關注下跌,如果下跌沒有限制和阻擋,那么我們就會虧損的更加嚴重,甚至血本無歸。底部放量下跌就是突破底部平臺,持續性下跌,因此要判斷好放量時機。如果是一開始突破就放量,說明主力還有所回升,有所希望;若是先無量向下突破,連續下跌后再放量,則表明其中有許多短線搶反彈買單,意味著主力力量萎縮,認賠,后市堪憂。
第三種情況就是盤整放量。盤整數量的情況是很復雜的,假如大盤一路下跌,股價也是下跌,但依然處在盤整,則說明中間有資金在進行承接,有主力在護盤,不過并不能表明后市漲勢一定超過大盤,還要受到資金狀況和動機的影響。如果大盤也是盤整,則說明機構是在吸引市場的買單,目的是積累大量的資金。如果大盤處于回升狀態,而該股又出現盤整放量,說明主力多數是要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