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公眼里,她是好兒媳;在丈夫眼里,她是好妻子;在孩子眼里,她是好母親;在村民之中,提起她沒有人不豎起大拇指。
(資料圖片)
她就是湛江市遂溪縣樂民鎮芋頭仔村村民陳洪,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今年65歲的她用柔弱的肩膀為家撐起一片天,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善良、堅忍、博大的中華美德。
陳洪與丈夫正在整理漁網。
孝老愛親的“半邊天”
為了生計,除了出海打魚外陳洪的丈夫還時常去打零工,每天起早貪黑、早出晚歸,照顧家庭的重擔自然落在陳洪的肩膀上。
公公因中風臥病在床,不能自理。她與兄弟妯娌輪流照料公公。端湯送水、洗臉洗腳、洗頭洗澡、擦身換衣、端屎端尿等工作,她從未落下。為便于公公咽食,她常常將豬骨粥熬爛后喂給公公。她還常為老人打聽偏方、抓藥熬藥。她說:“公公為養育丈夫受盡了苦,我們晚輩應當照顧好老人,這樣心里才會踏實些、好受些。”
兒子殘疾,她數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兒媳患有精神疾病,她四處打聽藥方,以期讓兒媳少受點病情的折磨。孫子年幼,她堅持每天晚上督促孩子做作業,陪著孩子讀書寫字。她不僅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咱這輩子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再難也要鼓勵孩子好好讀書,要讓孩子有出息。”她經常對村里人如是說道。
伺候老人、照管孩子、洗衣做飯、洗碗拖地、添置家居用品等家務活全靠她一個人挑著。她一不叫苦,二不埋怨,把整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從不讓丈夫操心。陳洪的賢惠丈夫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說:“我真的很幸運能夠娶到她,給全家人帶來了溫暖和幸福,她為家里付出的實在太多了!”
關心鄰里的“好榜樣”
“不管誰讓她幫忙做什么她都很熱情地去做,在我們村里起了很好的榜樣作用”鄰居戴小清由衷佩服陳洪。
熱情善良的陳洪經常幫村里行動不便的老人撿柴木、購買油米等,還常將自家種的瓜果蔬菜分給老人;左鄰右舍偶爾鬧些小矛盾,經她勸說,總能恢復和睦;見到有老人出門在路上走著,她都會去攙扶,路上也會主動跟老人聊家常,逗老人開心;看到婦女在地里種菜摘菜,她也會前去幫忙挑水、澆水和摘菜,讓對方很感激。
提起陳洪,大家都說:“她很熱心,十分親切,每當村里誰遇到點急事,她都會及時趕到,盡上自己的一份心意。像村里誰生病了啊,她都會及時去探望,伸出援助之手。”遂溪縣海山村委干部黃紅也告訴記者:“她跟村里人關系很好,村里很多事情都會帶頭干,特別是村里人居環境衛生活動,她不僅積極參加,還會帶領鄰居主動去打掃村道衛生、拔雜草等,是村里人學習的好榜樣。”
“這個人心里總是裝著別人,雖然家庭條件困難,但她從來沒有跟村委會提出什么條件。”黃紅感慨地說道。不過,考慮到她的家庭情況,村委會在她遇到困難時、逢年過節時也會組織人員去看望她、慰問她、幫助她。
雖然歷經風霜,陳洪的神色言語中卻始終透露著樂觀、剛強,她說:“家里雖然有些困難,但有黨和政府的扶持我們也沒缺什么,只要這個家沒有散,再苦再累我都覺得幸福。”
風霜壓不垮,只將芳華灑,她的質樸和善良始終熠熠閃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