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新華社北京9月7日電 (記者溫競華)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王敏團隊和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徐立明團隊合作,在福建首次發現恐龍化石并命名為“奇異福建龍”,這是已知世界上侏羅紀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鳥翼類恐龍,填補了鳥類起源的部分空白。
鳥類至少在晚侏羅世就和非鳥類獸腳類恐龍發生分化。已知的侏羅紀鳥翼類僅有近鳥龍和其相似物種,多在我國東北地區距今1.66至1.59億年的燕遼生物群,這與約1.3億年前白堊紀早期出現的大量鳥類在時間上有長達3000萬年的空白。
2021年起,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與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在福建開展古脊椎動物化石調查工作,于2022年10月在政和晚侏羅世地層發現了一件保存近乎完整的恐龍化石。經過近一年的修復和分析研究,研究團隊認為這一新物種屬于鳥翼類,并將其命名為“奇異福建龍”,這也是福建省內首次發現恐龍化石。
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徐立明帶隊開展的綜合地質考察和同位素測年工作,將奇異福建龍生活的時間限定為晚侏羅世提通期;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研究員王敏等通過古地理位置復原,確定了它是目前已知全球地理位置最南的侏羅紀鳥翼類。奇異福建龍的發現,彌補了鳥類起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部分空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