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活動游戲
1、俯臥撐
玩法:幼兒抱緊家長的脖子,雙腳夾緊家長的腰,背在家長的背上,家長雙手著地做俯臥撐,看哪個家庭堅持最久為勝。
2、穿大鞋
玩法:有一名家長與一名幼兒參加,家長脫下鞋子坐在場地另一邊,幼兒穿上家長的鞋子站在另一邊,聽到口令以后,幼兒出發向家長走去,走到家長那,幫家長穿上鞋子,家長背起幼兒跑向場地另一邊幫助幼兒穿好鞋子,看誰先完成。
3、棉花球
準備:三個家庭(每個家庭一大一小)
玩法:家長蒙著眼睛,用勺子把散落在桌上的棉花球舀入碗中。(手不能碰棉花球)孩子用勺子把一個碗中的玻璃珠舀入另一個碗中。三十秒鐘后一個家庭的棉花球和玻璃珠相加。最多的家庭獲勝。
4、哪吒尋寶
準備:經過裝飾的報紙團、玩具簍、藍皺紙
玩法:參賽媽媽手舉玩具簍站在場地一端,幼兒扮成小哪吒,由爸爸從后面抱著腰部,站在場地另一端,中間有“海浪”間隔,主持人發令后,爸爸和小哪吒跑至“海浪”邊,在“海中”尋找“寶貝”(報紙團)每找到一個就往媽媽的玩具簍中扔,至主持人說停,哪個家庭的玩具簍中的“寶貝”多為勝!
5、袋鼠接力
人數:八個家庭(每個家庭一大一小)為一組,每組分兩排對面站(間距為十米)共兩組。
玩法:幼兒面對家長,雙手抱住家長的脖子,雙腿勾住家長的腰。家長雙手不能碰幼兒,快速跑到對面把接力棒傳給后一位家長。哪組最先傳遞完即為勝利隊。
6、我給爸爸媽媽穿衣服
玩法:一名家長在終點,幼兒在起點,哨聲響起時,幼兒拿起衣服跑向終點,給其家長穿上衣服,拉上拉鏈后,家長背起孩子迅速跑向起點,先到者為勝。
7、螃蟹夾球
玩法:一名家長與孩子手拉手,將一個球放在上面,身體側向迅速前進,先將球運到終點者為勝。
8、快樂貼貼
準備:繩子一條,貼畫若干,計時器一個
玩法:孩子與家長一組,兩組便可開始游戲。兩名家長分別背靠背被一條繩子套住,兩個幼兒分別站在家長對面的一條線后,游戲開始,每組家長使勁往自己孩子那一邊靠攏,當一方家長靠近自己孩子的線上時,孩子為家長臉上貼上貼畫,在規定時間內,哪位家長臉上的貼畫多,就為最后獲勝者。
規則:1、當家長腳踩到線時,寶寶才可以貼。2、貼畫只能貼在臉上。3、小朋友不能超出線外。
適合初中生的親子活動
一、二人三足
1、游戲方法:家長與孩子并排站在起跑線的后面,然后用繩子綁住兩人內側的兩條腿,裁判發布出發的命令以后,家長與孩子一起出發,繞過標志物后原路返回,與其他組的一起競爭,哪一組跑的'最快,哪一組就獲勝。
2、二人三足游戲能夠鍛煉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協調能力,同時能夠很好地培養彼此之間的默契感,增加彼此之間的親密度。
二、協同運籃球
1、游戲方法:家長與孩子一人分別拿兩根木棒,然后一人一邊托舉著籃球,從起點出發一直運送到終點,與其他的家庭一起比賽,哪一組最先運送完畢則為勝利。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千萬不要因為搶先而出現跌倒等意外,不要因為一個游戲引發隱患。
2、協同運籃球是一個非常棒的親子活動,尤其適合年齡稍大的孩子
三、沙灘尋寶
心理學家認為,玩沙不僅是游戲,更重要的是對小朋友的成長大有的好處。沙既是固體又是流體,它變化無常又易被掌握,它那無窮無盡的形態和用之不盡的玩法從本質上滿足兒童內心的需求創作。
四、攀爬項目
戶外游樂場中多種類型的攀爬項目能鍛煉兒童的身體協調配合能力,攀爬有助于他了解方向(如上、下、左、右)。類似爬樹,孩子需要建立一種意識,讓他知道自己的身體部位在哪里,以及下一步需要做些什么。攀登還有助于鍛煉孩子的思維方式和預判能力。
五、叢林穿越
叢林穿越是一種擁有挑戰型的游樂設備,意為讓孩子玩樂中學習成長。該類型游樂設備通過設計一些特別的游戲項目,讓小朋友在參與游戲的同時能從游戲中獲得快樂和知識。
學校親子活動建議怎么寫
昨天參加了由階梯幼兒園組織的“親子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半天,但活動安排的非常豐富緊湊,家長和孩子表演了泡泡糖并進行了摘桃子,頂乒乓球接力賽,在整個活動和比賽過程中,我和孩子一起得到了許多收獲。 從活動的場所布置,程序安排等方面,都體現了老師對孩子的關心和教導,從校園內的布置可以看出,每位老師精心安排,辛勤付出的結果。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幼兒園的老師,沒有你們耐心的教育,諄諄誘導,孩子的成長是緩慢的,知識是淺薄的。孩子們性格各異,從個體到團隊的生活,這需要每位老師點點滴滴的教育和疏導,現在看到孩子們那樣的聰明活潑,這里凝聚著每位老師的辛勤和智慧,作為家長心里非常高興,同時也非常感謝老師們。 學校安排的這次機會很好,在親子活動中,不僅使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溫情和親情,更使家長和教師相互之間就孩子的教育問題進行了溝通和交流,也讓家長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擁有了輕松、愉快、休閑的時刻。今后,作為家長,我們將會繼續去持與配合老師的教育工作,積極參加學校舉粉的親子活動! 衷心祝福所有的老師:身體健康,合家歡樂! 愿孩子們:天天快樂,平平安安! 祝愿我們的幼兒園:碩果累累,再上階梯!
3到6歲益智小游戲
倒著說
先從簡單的句子開始,比如“謝謝你”,倒著說“你謝謝”。“再來點米飯”倒著說“飯米點來再”。等孩子玩熟練之后,可以練習更長的句子,句子可以是日常生活對話,或者從書中看到的句子。
可以鍛煉孩子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情緒表達、語言能力和詞匯量、排序能力、社交技能。
猜猜是什么?
選擇家里一件有趣的物品,用語言描述這件物品的特征,讓孩子猜是什么,如果孩子猜不到,就給孩子一些提示,直到猜出來為止。
可以鍛煉孩子的分類能力、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詞匯量、心理意象、解決問題的能力。
摸一摸、說一說
把幾件質感不同的物品放在一個袋子里,讓孩子用手觸摸,猜一猜具體是什么。如果孩子感到有難度,可以露出物品的一部分,或者讓孩子閉上眼睛直接觸摸,降低難度,讓孩子猜測。
可以鍛煉孩子的分類能力、精細運動技能、手的靈巧度、心理意象、解決問題的能力。
巧搭配
選取一部分關聯的物品,比如鞋子和襪子、筆和紙、筷子和盤子、牙膏和牙刷、梳子和發帶、瓶子和蓋子等等。把這些物品分成兩堆,打亂順序,讓孩子把配套的物品一一找出來,跟孩子討論搭配的物品有哪些不同。
可以鍛煉孩子的分類能力、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詞匯量、配對能力。
跳一跳
給孩子發出簡單的口令,比如“單腳跳”、“原地跳”、“向前跳”、“跳舞”、“旋轉”、“向前跑”、“慢走”、“快走”、“倒著走”、“斜著走”、“大步走”、“小步走”等等,讓孩子按指令完成動作。
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意識、協調性和反應能力、粗大運動技能、語言能力和詞匯量、聽力、聽覺辨別能力。
顫顫巍巍的高塔
找一些可以堆疊在一起的物品,比如積木、玩具硬幣、扁平的玩具等等,和孩子一起堆疊這些物品,看看能搭多高,搭到高處的時候,教孩子小心翼翼,盡可能搭得更高。誰的先塌了,誰就負責收拾玩具。
可以鍛煉孩子的因果推理能力、精細運動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社交技能。
關鍵詞: 親子活動游戲 學校親子活動建議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