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浙江省林業局了解到,從2020年開始實施新增百萬畝國土綠化行動,到2022年浙江已超額完成新增百萬畝國土綠化任務,實現五年任務三年完成。
【資料圖】
在浙江,綠色已然成為省域國土的鮮明底色,目前,浙江省森林覆蓋率61.24%,位居全國第三。全省有國家森林城市18個,數量全國最多;省森林城鎮752個,實現省森林城鎮中心鎮創建全覆蓋。
年年畝畝新增的“綠”,無疑給“森林浙江”帶來了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究其背后,是什么樣的底氣和做法能夠讓浙江在國土綠化這件事上一路“狂飆”,提前“交卷”?
“一村萬樹”
讓荒地變綠 農民變富
雨水節氣剛過,家住衢州市柯城區范村村的王大姐一家人,趁著晴好天氣來到自家負責的林木基地,對正在茁壯成長的浙江楠進行養護。這片浙江楠,是隨著上一批樹木長到移栽兌換標準,在規劃和土地重新管理下,于去年年底陸續新栽種的。
2017年,衢州市柯城區創新開展“一村萬樹”行動,利用農村邊角地、廢棄地、荒山地、拆違地、庭院地等,種植適合本地的珍貴樹、收益較高的經濟樹、觀賞價值較好的彩色樹。
原先荒廢的山地變美了,王大姐也搖身一變,成了“種樹能手”和家里的“賺錢一把手”,除了積極參加區里的林木種植培訓,還主動改造家里的房間,開起了“農家樂”民宿。
據了解,得益于“一村萬樹”,幾年來,柯城區全區已新栽樹木超過百萬棵,村集體收入效益年年增長。“目前,‘一村萬樹’已經發展到 3.0版本,從種植樹木到認購綠色期權再到認購林碳期權,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可付費認購‘資產包’,購買林木未來收益,農戶賺取穩定勞務管理收入,實現企業、村集體和農戶共同增收的共贏局面。”衢州市柯城區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種樹護樹,促進村莊增綠,農民增收,多方受益。在總結柯城區“一村萬樹”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浙江全域開啟“一村萬樹”行動推廣,全省已建成1741個示范村。以“新增百萬畝國土綠化行動”為主線,各地因地制宜種植鄉土樹種、彩色樹種及經濟樹種,改善鄉村面貌和人居環境的同時,形成了覆蓋全省,布局合理的鄉村綠化體系。
量質并重
合理規劃成就“搖錢樹”
杭州亞運會聚焦全球目光。如今,在杭州市蕭山區亞運村周邊,一條長度約4公里,植有200余畝1.3萬株珍貴樹種和彩色樹種的“綠色絲帶”已頗具規模。得益于連續五年的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新種下的浙江樟、浙江楠、櫸樹、紅豆樹、銀杏、樸樹、桂花、海棠等樹木在錢塘江兩岸相互呼應,等待著歡迎八方貴客。
杭州蕭山區錢江世紀城亞運村景觀防護林四期(蕭山區錢江世紀城亞運村)圖源:浙江省林業局
家門口的綠化工程給市民帶來良好福祉,但城市綠化要考慮美觀、土地、長壽等多種因素,力求科學綠化。近年來,淳安縣千島湖大力推進全域旅游,探索出一條林業資源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徑,成為綠視率(人眼所看到的物體中綠色植物所占的比例)接近100%,全省林業用地和公益林面積最大、森林蓄積量最多的綠化標桿。
“綠水青山曾經也是荒山禿嶺。”淳安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淳安大力實施封山育林、植樹造林等一系列綠化美好工程。
“植樹”改造環境,不僅要“綠起來”,還要“美起來”、“活起來”,讓 “一湖秀水 滿目青山”成為每個游客的目之所及。
千島湖結合現有綠化空間,氣候特點,在符合生態系統要求的背景下,啟動森林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對環湖景觀生態保育區及5條流域的16.7萬畝林地開展系統修復,選擇種植樹形優美、容易生長、顏色多樣的樹種,形成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多功能的彩化森林生態體系,顯著改善千島湖湖區森林生態景觀效果和生態功能,轉清澈的湖水為 “聚寶盆”,茁壯的樹木為“搖錢樹”。
“云”管理
推進“全民植樹”
植樹造林都能在“云”上看見、管理,更加科學高效地推進林業工作的“大局”,數字化的應用功不可沒。
如今,百萬畝國土綠化應用場景作為數字化管理平臺,已經覆蓋浙江全省90個縣(市、區),省市縣三級管理,職權清晰,通過數字化管理讓應用場景與綠化工作同步,“林業智治”為國土綠化管理和決策提供了可靠數據支撐。
另一方面,從“線下”到“線上”,越來越多元便利的植樹方式也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植樹行列中來。“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覆蓋全省11市,“浙里種樹”小程序于2022年正式上線,在全國率先實現義務植樹網上預約、掃碼種樹、落地上圖、計算積分等功能,為社會群體提供義務植樹活動。
據悉,今年“浙里種樹”還將迭代升級,增加更親民的公眾參與模式,向公眾提供更多植樹場地,提供撫育管護、科普宣傳、志愿服務、認種認養備案的植樹方式,拓展群眾參與浙江碳普惠的渠道。
轉眼,植樹節即將到來,浙江省林業局已聯合多部門繼續深入開展“我為亞運種棵樹”等全民義務植樹活動,號召大家在美麗的春天,種下樹木,種下綠色,種下希望,種下美好的未來。
來源:潮新聞
關鍵詞: